巫山在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巫郡,秦汉改郡为巫县,距今2300年,幅员面积295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街道)、340个村(居),总人口65万。基本县情可概括为“一户五县”。一户:即渝东门户。是重庆向东开放“桥头堡”。五县:一是文化旅游名县。204万年前的龙骨坡“巫山人”是最早亚洲人类,5千年前的大溪文化是新石器文化代表,流传名诗名赋6000余首。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二是山清水秀美县。地处长江三峡生态屏障核心区,拥有“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良好生态,大昌湖创建国家湿地公园,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区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是综合交通强县...

阅读详情

巫山之名,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爱在”。据《说文解字》记载:“灵,巫也,以玉事神”。故推断认为灵山即巫山。上古唐尧时代,巫山以巫咸得名。明代杨慎在其《艺林伐山》中写道:“巫咸以鸿 术为帝尧医师,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封于是山,因以为名”。虞夏之时,巫山...

阅读详情

    一、 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AAAAA)    小三峡全长50公里,由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三段峡谷组成。景区内有多姿多彩的峻岭奇峰,变幻无穷的云雾缭绕,清幽秀洁的飞瀑清泉,神秘莫测的悬岩古洞,茂密繁盛的山林竹木;有攀树纵岩的嬉戏猴群,成双成对的结伴鸳鸯,展翅纷飞的各种水鸟;有迷存千古的巴人悬棺、船棺、古寨等珍贵的历史遗迹。奇特的峡谷风光、自然景...

阅读详情

【地理位置】 巫山县位于重庆直辖市的东部边缘,地处长江三峡腹心地带。东邻湖北省巴东县,南接湖北省建始县,西抵重庆市奉节县,北依重庆市巫溪县和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全境幅员面积2958.21平方公里,跨越东经109°33′~110°11′、北纬30°45′~31°28′。【地质地貌】 县境地处大巴山弧、渝东褶皱带、渝鄂湘黔隆起褶皱带三大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3个中山区与3个条状低山区相间排列,丘陵平坝散布其间。山势陡峭,群峰竞秀,溪河密布,侵蚀强烈,形成峡谷幽深,岩溶发育,中低山多,丘陵平坝少的地貌...

阅读详情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