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索 引 号]
115002370086610305/2022-00827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城乡管理);交通;建设规划;工程建设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发字文号 ]
巫山府办发〔2022〕69号
[ 标  题 ]
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巫山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 成文日期 ]
2022-08-16
[ 发布日期 ]
2022-08-20
[ 有 效 性 ]

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巫山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分享:
打印:
字号:



巫山府办发〔2022〕69号


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巫山县新型城镇化规划

(2021—2035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巫山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巫山县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5

第一节 发展基础……………………………………………5

第二节 发展环境……………………………………………7

第二章 总体要求………………………………………………9

第一节 指导思想……………………………………………9

第二节 基本原则……………………………………………9

第三节 主要目标……………………………………………11

第三章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13

第一节 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13

第二节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权益……………13

第三节 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15

第四节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15

第四章 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17

第一节 协同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17

第二节 构建“两带五区”国土空间布局…………………18

第三节 提升县城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20

第四节 着力打造四大区域中心镇…………………………23

第五节 推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23

第六节 强化综合交通网络支撑……………………………24

第五章 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26

第一节 打造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26

第二节 打造运行高效的智慧城市…………………………30

第三节 打造安全牢固的韧性城市…………………………31

第四节 打造内涵丰富的人文城市…………………………33

第六章 推进城市绿色转型发展………………………………35

第一节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35

第二节 构建绿色生产体系…………………………………37

第三节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39

第七章 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40

第一节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40

第二节 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41

第三节 提高行政管理效能…………………………………43

第八章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44

第一节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44

第二节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46

第三节 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48

第四节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49

第五节 探索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50

第九章 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51

第一节 深化建设用地管理方式改革………………………51

第二节 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51

第三节 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52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53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53

第二节 加强组织领导………………………………………53

第三节 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53

第四节 强化部门协调………………………………………54

第五节 加强评估考核………………………………………54


新型城镇化是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的城镇化,更加突出“以人为核心”和“可持续发展”,其四大战略重点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为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根据《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重庆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以及《巫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规划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全县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空间格局、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是指导我县新型城镇化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2020年我县常住人口46.2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约20.07万人,城镇化率43.39%,较2015年提高6.38个百分点。城镇化空间格局不断优化,逐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大昌、官渡、骡坪、庙宇为中心镇,其它乡镇为一般节点镇的城镇体系格局。人口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实施城乡统一管理的户籍制度和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更加规范。

产业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及1个5A景区、3个4A级景区,入选“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生态旅游、生态康养资源丰富。培育了脆李、柑橘、中药材、核桃等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巫山脆李”品牌价值达到19.28亿元,排全国李品类第一,生态农业优势突出。投产装机容量18.2万千瓦全国最大山地光伏发电站,以风光水储清洁能源基地和建筑骨料产业为代表的生态工业发展迅速。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持续改善。中心城区建设日新月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72平方公里。乡镇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成功创建大昌镇市级特色小城镇。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6065公里,巫山机场建成通航。城镇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水平持续改善,人均居住、公园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天数优良率提升到97.8%,荣获“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称号,长江干流及县域内15个次级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3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

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护一体化成效显著,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5194公里,村民小组通达率达到100%、通畅率达到90.7%。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9.2%和99.9%。动力电覆盖率、4G网络覆盖率、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天然气应用加快实施,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成功创建7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庄,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水平适度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第二节 发展环境

未来十五年,我县城镇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重大机遇。长江经济带建设加速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庆“一区两群”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长江三峡“黄金三角”文旅协同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郑渝高铁实现通车,助力提升全县城镇发展能级、综合竞争力和城市服务功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充分激发城镇化在我县扩大内需中的潜力和作用,促进我县生态产业延链拓链、加快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激发全县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资源要素配置方式、生产组织模式和价值创造路径深刻变革,推动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方式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速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推动城镇体系和城市发展格局重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印发实施,进一步突出了县城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将推动城市发展从经济导向更多转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元导向,促进城市精明增长和有机更新,加快提高城市功能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同时,我县城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新挑战。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纵向来看,2020年我县城镇化率较2015年提高了6.38个百分点,重庆市城镇化率较2015年提高了8.6个百分点,我县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全市相比稍显滞后。横向来看,2020年我县城镇化率为43.39%,较全市平均水平低25个百分点,我县与全市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不高,公共服务供给滞后,进城务工人口未完全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随迁子女享受优质义务教育资源难,推动教育均等化发展任务艰巨。城市建设稍显滞后,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薄弱,老城片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突出,新城路网建设较慢,城市现有部分供排水管网老旧,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压力巨大,城市托幼、养老等设施明显不足。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城市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仍需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滞后,信息技术应用较少,老旧社区、背街小巷、城乡接合部环境卫生质量仍需改善,污水排放、扬尘和噪音等问题仍然存在。城乡融合发展还需持续深化,城乡资源要素差距较大,教育、资金、人才等要素配置不平衡,城乡空间融合和治理融合困难,多数集中安置点及分散安置点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滞后,城乡差距明显。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建设“两地三区一城一中心”为统领,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尊重县城发展规律,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持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构建适应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推动城市健康宜居安全发展,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体制机制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党中央决策部署与巫山实践紧密结合,形成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格局,为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着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宜居宜业水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主动力,促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协调发展,推动城市集约紧凑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营造文化传承和开放包容的城市发展氛围,全面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坚持系统观念。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经济、生活、生态、安全需要,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功能配套,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发展能级。

坚持城乡融合。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统筹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以体制改革和试点突破为抓手,高水平重塑城乡关系,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的配置优化和自由流动,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推动城镇化由以往的城乡不平衡发展向城乡融合发展转变,使全体人民更好地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到2025年,新型城镇化水平迈上新台阶,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展带动力明显增强,基本建立适应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具体目标包括:

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显著提升。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得到全面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全面提升,职业技能显著增强,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

城市生态宜居水平大幅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6%,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宜居、韧性、创新、智慧、绿色、人文等新型城市特征逐步显现。

城市治理水平大幅提升。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基本建立, “多规合一”的规划协同机制进一步健全,城镇开发边界全面划定,数字政府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市社会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通道基本打通,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

表2-1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主要发展目标

序号

指 标

2020年基数

2025年目标值

指标属性

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43.39

50

预期性

2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

预期性

3

公租房数量(套)

【4477】

【5477】

预期性

4

县域高速公路总里程(公里)

46

60

预期性

5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41.76

45

预期性

6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8

≥96

约束性

7

政务服务事项“全网通办率”(%)

95

预期性

8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2.84:1

2.6:1

预期性


备注:带【】为累计数

到2035年,与全国、全市同步基本实现新型城镇化,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完成,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全面建立。城镇空间格局成熟定型,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功能品质完善,生态多元宜居,产业实力强劲,对外交通通畅,文化包容开放,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实现有机统一 。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城市运行更加安全高效,社会治理更加规范有序,一个有形象、有特色、有气派的现代化新巫山在三峡库区绿色崛起,基本建成极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

第三章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坚持把人本价值作为核心取向,贯穿城镇化发展各方面,以更优的公共服务、更好的资源供给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高质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使城市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第一节 全面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市

全面放开城镇落户条件限制,逐步消化城市存量农业转移人口。加快制定具体落户办法,促进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完善人口管理制度,建立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新型户籍制度。深化“互联网+”户政服务,简化户口办理流程,精简申报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提高户籍登记、迁移便利度。

第二节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权益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实施积极就业优先政策,多途径和全方位地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力争“十四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55万人。加强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建成覆盖城乡、服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政策制度障碍,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权益,与城镇户籍劳动者享有公平的就业机会、职业发展机会、同工同酬。全面发展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不断拓展新兴就业领域。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欠薪治理长效机制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建立健全就业失业统计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规模性失业预警。

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利。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着力为随迁子女提供公办学位,将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求。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保证流出地与流入地信息的无缝对接。统筹全县教师编制资源,实行按照城镇常住学龄人口规模配置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积极开展帮扶活动,为随迁子女融入学校和城市提供帮助,推进全县农民工随迁子女城镇义务教育全覆盖。逐步将“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指标纳入到教育工作考核指标。

统筹社会保险制度。深入推进全面参保计划,探索建立适合灵活就业人员特点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促进城乡社保政策统一,促进城乡居民同等享受社保缴费和待遇政策。进一步提高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探索实施新业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加强监督执法,全面落实企业为农民工缴纳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的责任。探索开展“土地换社保”等模式,建立落实困难群体养老保险代缴和缴费补助政策。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基本住房需求。合理安排进城落户人口相应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强化城镇化建设用地保障。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支持农业转移人口扩大住房消费。对不具备购房能力且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支持在市场上租房居住,政府通过发放租赁补贴或提供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满足基本居住需求。鼓励企业建设集体宿舍,多方协作,解决务工人员住房问题。

第三节 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

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素质。持续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统筹发挥企业、职业院校等作用,强化农业转移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其在城市稳定就业能力。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等持续大规模开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重点的职业技能培训。优化政府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机制,畅通培训补贴直达企业和培训者渠道。积极为农民创业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技术指导、后续支持等服务,切实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和素质。

营造包容开放的城市环境。全面落实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完善劳动争议快速处理机制。积极构建社群帮扶机制,提高城市包容度,帮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随迁家属快速适应城市生产生活。创新实施城市“解困”工程,对就业、就医、入学等困难群体实施分类精准帮扶,关注城市生活困难人群。深入开展工会、共青团、妇联及志愿服务组织等关爱农业转移人口行动。加快搭建农业转移人口服务平台,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帮助群众办事“找对门”、办好事。

第四节 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发挥好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中的主体作用,依照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参照市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及定期评估调整机制。加快探索居住证与身份证功能衔接并轨路径,稳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常住地供给,覆盖全部常住人口。

落实“人钱挂钩”和“人地挂钩”政策。全面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要求,整合使用中央下达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转移奖励资金和市级激励引导转移支付资金。建立县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专项资金。按照进城落户人口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标准,结合全县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总量,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权益。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得以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前置条件,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上述权益。积极争取设立农村权益退出试点,全面落实农户“三权”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

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融入机制。加强包容性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参加党组织、工会和社团组织,有序参政议政和参加社会管理,提高县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农民工的比例。不断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城市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公共活动、建设和管理。

第四章 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

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落实“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基于人口、土地、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构建“两带五区”国土空间布局,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为支撑、以一般乡镇为节点的城镇格局,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第一节 协同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

推动各领域协同发展。协同推动生态环境共治联保,把维护长江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深入落实河长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共同实施好长江重点生态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共同打造千里长江“一江碧水·最美岸线”、长江沿岸“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加快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对外大通道,畅通区域内循环,建立绿色高效的水利能源保障体系,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相辅相成。加快推动产业体系协同创新,协同发展“三峡制造”绿色工业、“三峡农家”特色高效农业、“大三峡”全域旅游业,共同发展大健康、商贸物流、生产性服务业,强化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共建长江绿色经济走廊。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沿江城镇带,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塑造“江城”“江镇”风貌。协同推进对外开放,共同推动对外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向开放的桥头堡,推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

推动奉巫巫一体化发展。加快推动与奉节、巫溪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联通两地高速公路,强化县际公路互联互通,构建互联互通道路体系。加快推动“奉节—巫山—巫溪”板块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协同构建便利化旅游交通体系,协同构建融合化文旅特色产业体系,协同构建多元化文旅产品体系,协同构建绿色化生态文旅格局,协同构建特色化旅游型城镇体系,协同构建多样化文旅开放合作空间,合力打造巫山、奉节、巫溪长江三峡黄金三角文旅协同发展示范区,发挥旅游服务功能,打造高峡平湖特色风景带、长江诗词歌赋文化带、三峡黄金旅游核心带。

协同鄂西陕南地区共同发展。发挥巫山渝东北“桥头堡”城市作用,依托郑万高铁、沿江铁路、沿江高速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廊道,全面对接鄂西陕南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深化对接鄂西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积极打造“巫山—神农架(大九湖)—三峡大坝”渝鄂旅游“金三角”,提升巫山在大三峡旅游渝鄂合作中的支撑作用和带动能力,共同提升长江三峡国际旅游品牌影响力,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依托沿江、铁路、公路及航空优势,强化与鄂西陕南地区商贸物流领域合作,加快建成渝鄂陕交界地区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和长江经济带商贸服务业发展重要节点。

第二节 构建“两带五区”国土空间布局

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着力构建县域“两带五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依据全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片区开发方案,统筹推进中心城区、乡镇和村庄建设,构建城镇村高质量协调发展新格局。

图4-1 “两带五区”国土空间总体布局图

专栏4-1 “两带五区”国土空间总体布局

“两带”。长江生态人文带和大宁河生态人文带。

“五区”。中部核心发展区、大宁河文旅协同发展区、江南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大巴山生态保育区、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区。

——中部核心发展区。包括中心城区和巫峡镇,是未来城乡发展的重点区。

——大宁河文旅协同发展区。包括龙溪镇、福田镇、双龙镇、大昌镇,是大宁河生态人文带核心资源聚集区和文旅协同发展区。

——江南农文旅融合发展区。包括庙宇镇、官渡镇、铜鼓镇、红椿乡、大溪乡、建平乡,是县域长江以南的重点发展区。

——大巴山生态保育区。包括当阳乡、官阳镇、平河乡、竹贤乡,是全县生态功能维护的重要保障区。

——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区。包括抱龙镇、培石乡、笃坪乡、邓家乡,是县域矿产资源相对集中、绿色转型发展区。

第三节 提升县城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

持续提升县城核心引领功能。瞄准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推动县城率先承接国家和市级重大改革和开放试点,加快布局国家级和市级重大战略性项目,加快集聚县域和周边区域资源要素,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提升对全县乃至渝东鄂西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强化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推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客货运站场建设,建设“水陆空铁”多式联运体系,打造渝鄂陕交界地区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推动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绿色工业发展,提升产业集聚能力,积极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增强综合实力。优化教育、医疗、托育、养老、文化、体育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提升县城公共服务能力。

建设高峡平湖山水文化名城。推动老城区提质升级,推进县城新区规划建设,提质扩容城市规模,推进城市空间优化、功能重构、形象再造、品质提升,促进高唐综合服务区、龙江文旅示范区、早阳交通枢纽区、工贸物流集散区、康养旅游度假区、南陵街文化旅游区协同发展,到2025年,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30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力争达到30万人。加快建设旅游城市,将县城建设成大三峡旅游“会客厅”、游客“集散地”、美食“聚集区”、网红“打卡地”,升级文化、生态、智能的“三峡之光”,培育繁荣夜游夜经济。突出“山城”“江城”特质,开展“两江四岸”综合治理,持续提升城市颜值,分区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带、人文荟萃风貌带、绿色发展功能带、立体城市景观带、便捷共享游憩带。依托独特文化,打造宁江渡、楚阳台、高唐湖、龙门谷、南陵街、巫山高等城市新名片。推进县城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着力创造无障碍环境,完善居住、旅游便民服务,着力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和城市生活圈。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城市,着力把城市建成市民引以为傲的幸福家园、游客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

图4-2 高峡平湖山水文化名城六大片区功能定位图

专栏4-2 高峡平湖山水文化名城六大片区功能定位

高唐综合服务区。按照“减量、增绿、留白、整容”思路,全面提升老城面貌、改善城市机能,优化功能布局与城市用地结构,建立健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协调机制。加快城市更新,合理控制老城开发强度,增加口袋公园、街心绿地、慢行系统等公共空间。补齐老城功能短板,完善民生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突出居住休闲、文化教育、新兴产业等功能。

龙江文旅示范区。在现有基础上全力以赴增强生活气息、商业气息、旅游气息,提升新区形象。完善商业商务配套,建成城市“会客厅”、游客“集散地”、网红“打卡地”、美食“聚集区”,努力建成高品质住宅区、高端旅游消费区。

早阳交通枢纽区。围绕高铁通车,完善城市核心路网,着力培育交通物流枢纽和商业商务休闲功能,建成以高铁为中心的对外交通换乘枢纽。培育金融机构和要素市场,打造高端商务产业生态链,推动行政机关逐步转移。

工贸物流集散区。构建布局优化、内畅外联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汇集聚,着力打造成为渝东鄂西陕南交界地区商贸物流集散中心。

康养旅游度假区。聚焦高端康养度假功能定位,围绕“一带三心三组团”总体空间布局,配套吃、住、行、游、娱、购旅游服务功能,完善摩天岭小镇基础配套和业态服务。加快推进休闲地产项目,推动乡村振兴建设,打造摩天岭乡村振兴示范片。发展康养医疗、休闲体验、教育研学等复合型度假新模式,打造“云上三峡”长江画卷。

南陵街文化旅游区。以“三峡记忆·南陵古道”等项目建设为载体,不断增强高端旅游、生态文化休闲功能,成为长江生态公园的重要节点,打造成不夜街和长江三峡旅游接待基地,为全县建成高峡平湖山水文化名城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节 着力打造四大区域中心镇

基于全县片区划分、乡镇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按照完善功能、服务周边要求,推进大昌、官渡、庙宇、骡坪四大区域中心城镇建设,将中心镇打造成为承接县城辐射功能,集聚产业和人口、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推进中心镇体制机制创新,在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推动中心镇聚焦主导产业,强化招商引资和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积极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发展环境,提升中心镇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加快补齐中心镇教育、医疗短板,完善中心镇综合服务功能。

专栏4-3 中心镇发展方向指引

大昌镇。是县域江北地区经济、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也是全县城镇化主要承载区,以农业、旅游业为重点,带动农村地区产业发展。

官渡镇。是县域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也是全县城镇化主要承载区,以农业、旅游业为重点,主要联动片区旅游业发展。

骡坪镇。是县域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也是全县城镇化主要承载区,以农业、旅游业为重点,主要提升农村地区综合服务水平。

庙宇镇。是县域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也是全县城镇化主要承载区,以农业、旅游业为重点,主要提升农村地区综合服务水平。

第五节 推动小城镇特色化发展

突出镇域板块作为联接城乡、服务“三农”的功能定位,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思路,积极培育发展生态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生态工业等特色产业,加快培育中小企业集聚区和小企业创业基地,打造镇域产业发展平台,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完善城镇功能配套,推动场镇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提高城镇宜居水平,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生态康养、商贸物流等类型的特色乡镇。

第六节 强化综合交通网络支撑

构建布局完善的对外大交通网络。依托郑万高铁,全面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同步推进安张、沿江货运铁路建设,全力构建“三干线一体化”铁路网络。以沪蓉高速为基础,积极推进沿江南线万州—巫山—巴东(巫山段)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加快奉建、两巫及其延伸段建设,积极构建“二横二纵”高速网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优化调整港口码头布局,加快高唐现代物流港建设,完善旅游码头功能,加快域内航道整治,实施航道清淤、河段整治加宽、航道整治提升等工程,完善形成“三客四货”水运网络。依托全市“一大四小”机场布局,推动巫山机场提档升级,积极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构建“一场三点”航空网络。

构建立体互联的域内公路网。以“三横二纵”干线公路为重点,加强与湖北巴东、神龙架对接,强化干线公路畅通;加强与奉节、巫溪对接,强化县际公路互联互通;加强镇域互通,加快产业路建设,提升县内公路通行能力。建设完善的干线公路网、广泛的农村公路网,强化城市内外道路交通衔接,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公路网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便捷出行需要,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发展。

推动智慧绿色安全现代交通建设。建设交通执法监控中心、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开发巫山交通出行APP,推进巫山与陕西、湖北地区的公交“一码通”,进一步扩大移动支付,探索推进客运一体联程服务。持续推动建设“绿色公路”“绿色航运”,继续推广纯电动客车在交通运输装备中的应用,加快充电桩规划建设,推广使用电、LNG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船舶,规划建设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实施公路安防设施工程、危桥改造和治理公路灾害点,规划建设应急救援站点和水上应急救援基地,加强陆上、水上安全监督管理。深化公路航道养护、交通运输等重大交通治理和管理领域改革,建立完善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协作的现代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治理能力。

图4-3 综合交通规划布局图

专栏4-4 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民航。推动巫山机场阻拦系统建设及跑道长度改扩建,加强机场与城区交通衔接,建立万州与巫山航空联营地,积极拓展机场航线航点。积极推进双龙、两坪、建平等通用机场建设。

铁路。建成郑万高铁,积极推进安张铁路、沿江货运铁路、渝东北旅游环线铁路前期工作。

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奉节—建始高速公路(巫山段)、巫溪—巫山—官渡高速(巫山至大昌段、大昌至巫溪界、巫山至官渡段)建设,积极推进沿江南线万州—巫山—巴东(巫山段)高速公路前期研究。

水运。重点实施高唐综合物流港和葡萄坝、鳊鱼溪、龙头山货运码头,周家坪新能源码头,龙江新区游客接待中心;实施大宁河、抱龙河及鳊鱼溪航道智能化建设,配套推进黛溪河、鳊鱼溪、大宁河航道整治,开展大昌航电枢纽前期研究工作。

普通公路。G348骡坪至三合铺、三合铺至七星、刘家垭至骡坪原级改造,福田至史家垭升级改造,S102奉节莲花塘至长梁、长梁至铜鼓升级改造、巫溪界至龙溪双河升级改造。

交通枢纽。建设早阳高铁站,完善早阳高铁枢纽配套工程,开展公路货运物流中心前期研究,完善与码头、机场集疏运体系建设。

第五章 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城市

按照适度超前、有序推进,围绕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以绿色和谐、运行高效、安全牢固、内涵丰富为目标,推进城市宜居、智慧、韧性、人文等各方面建设,打造一座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

第一节 打造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

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质量。结合城市人口空间布局和增长趋势,推进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布局和质量提升。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依据城镇人口规模、增长趋势和功能布局,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及幼儿园建设,实现就近入学入园。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县级医疗机构为支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的三级服务网络,构建优质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完善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形成“一刻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发展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推动城市公共设施适老化适幼化改造,普遍建成老幼友好型城市。

专栏5-1 城镇公共服务重点项目

学前教育。新建34所幼儿园,改扩建4所,实现“一乡镇一园”,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新建、改扩建78所学校,配套57所乡村学校的教师周转宿舍,优质均衡达标学校占比超过50%。

高中教育。新建2所、改扩建5所学校,高中阶段教育基本达到普及。

重大疾病防治。慢性病综合防控、重大传染病防控、精神疾病防治、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重点寄生虫病和地方病防控、职业病防治。

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县人民医院早阳分院,县人民医院早阳分院二期,县人民医院庙宇分院,县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巫山县精神卫生中心扩容,失能老人护理院,县中医院摩天岭医院,县妇女儿童医院,县妇幼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县疾病预防控制能力提升,县卫生健康行政执法服务能力提升,县医疗物资储备工程。

卫生健康信息化。县人民医院智慧医院,全民健康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试点工作,县卫生健康系统医学装备工程。


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有序实施老旧小区出新工程,对高唐街道、龙门街道、巫峡镇等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改造,着重解决老旧小区的排污、交通、养老、卫生、托育、公建设施配套等突出问题。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分类推进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现存集中连片的城镇棚户区和建成区内需要实施的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城镇规划区和县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城郊村改造。统筹新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完善老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污水及垃圾设施建设,整体性推进早阳新城、江东新区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实现城市建成区45%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加快城镇绿色有机更新,充分利用巫山山水资源,加快城镇公园、湿地公园、高速公路、城镇主干道、公园景区、城镇出入口、景观绿地、滨水景观带、高压走廊等建设。提升城市夜景亮化水平,实施长江沿线等城市重要区域夜景亮化提升工程。

专栏5-2 城市有机更新重点项目

老旧小区改造。实施123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楼房1310栋,涉及户数3.13万户,受益人数9.2万人,改造房屋面积339万平方米。

棚户区改造。完成棚户区改造1000户

城市绿化。暮雨公园周边坡坎崖绿化工程、巫山县城区空地绿化景观工程、巫山县早阳新城高铁生活区公园绿地建设工程、巫山县早阳新城湖湾活力区公园绿地建设工程、巫山县早阳新城半坡生活区公园绿地建设工程、园林绿化苗圃基地、县城龙江新区道路绿化及边坡绿化项目、高唐组团坡、坎、崖、桥梁等立体绿化建设、巫山县行道树造型升级景观工程、巫山高唐公园生态修复工程、松栾公园生态修复工程。

城市公园。县城龙江新区烟雨公园、烟雨公园、桂花公园、高唐公园、摩天岭郊野公园、县城新区龙门公园、县城新区琵琶洲公园、高唐组团公园提升改造。

城市亮化。巫山县城区照明工程改造项目、城区照明工程改造项目、两江四岸旅游灯饰工程、高唐组团旅游灯饰提升工程。


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城市路网系统,推动老城区交通扩容升级,加快老化主次干道改扩建及搬迁改造地块配套道路建设。推进高唐、江东、早阳、巫峡组团等城市组团间道路互联互通,加快早阳新城、江东新城、摩天岭度假区等城市内部道路建设,着力构建窄马路、密路网、微循环的城市道路布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站点和公交线网布置,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推进早阳新城、江东新城和高唐片区公共交通网络全覆盖。构建城市慢行系统,推进两江四岸慢行步道及中心城区立体过街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公共停车场,规范发展占道停车位,补齐配建停车场短板,完善充电设施。全面规范水电气讯等管线建设改造,在早阳新城等新建城区实施地下综合管廊模式。将既有地面电网、通信网络等架空线土地。加快城镇供水供电供气设施改造与建设,推动城市燃气等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强化城镇能源保障。

专栏5-3 新型城镇化市政基础设施重点项目

供水能力工程。巫山县新县城移民安置区配水连通工程、巫山县新县城移民安置区供水管网改造、龙江新区配水管网建设工程、巫山县水务应急抢险大楼项目。

城市道路工程。早阳新城迎宾大道、桂花大道、沪蓉高速早阳互通立交、梨早路、郑万高铁与早阳新城高铁下穿道续建项目;新建湖南路及互通、湖南路二期、早阳大道、早阳大桥、紫微路、桂花南路、云华路、三峡东路及黄家湾片区、夕霞片区、南雎片区、化广济片区等早阳新城道路,新建翡翠街、丰盈北路、华藻街、万方支路、妙彩路、万方路、植物园道路支路、丰盈南路、黑梁子一支路及二支路等龙江新区道路,推进迎春片区、核桃坪片区、马场片区、青山头片区等春泉组团内部道路建设,加快烟雨天街、哨路组团等摩天岭度假区及平槽组团内部次干道建设。

交通枢纽工程。郑万铁路巫山站广场及配套设施项目、边贸中心公交智能枢纽站、巫山公路货运物流中心。

公共停车场。神女市场、水井湾、章家湾、广东东路立体绿化、高唐街道社区立体、哨路组团社会停车场等停车场建设。

慢行系统工程。两江四岸慢行步道工程、巫山县摩天岭商业街步道、神女大道旅游观光大扶梯项目,巫山县小三峡、小小三峡、摩天岭、神女景区、文峰4A景区、当阳乡滨河小镇内部慢行系统建设。

电力输送工程。风电场110千伏送出工程、重庆巫山110千伏线路工程、重庆巫山35千伏输变电工程、郑万铁路巫山段220KV盘旱南93-N107跨线迁改工程、春泉组团35kv供电工程、平槽组团10kv供电工程、工业园区电网智能化改造项目、农网及老旧小区电网改造项目、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天然气供应工程。云奉巫天然气管道复线,早阳组团天然气工程主管道及管网、天然气储配站储气罐工程、龙江新区储配站工程,老旧小区天然气管网改造;巫山油气基地及LNG加注站建设项目,老旧小区、龙门二桥天然气管道改造,新建500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及20个乡镇标准瓶库房;新建成品油零售加油站14座,调整和改扩建16座;巫山油气基地建成3万方成品油库暨1万方液化天然气库,油气专用码头1座及泊位3个,船舶加油站、LNG加注站各1座。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继续推进早阳新城建设综合管廊。启动迎宾大道、早阳大道、高速互通连接道、梨早路、玉屏东路等道路综合管廊前期工作。


第二节 打造运行高效的智慧城市

提升智慧城市基础支撑能力。加快建设5G、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络,推动跨行业共建共享。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网络推动县域重点领域开展应用创新。围绕公共安全、城市管理、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等各领域应用需求,加快前端智能感知设备建设,构建城市物联网感知体系。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和感知设施相融合,建设城市智能基础设施。

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建设。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推进城市管理智能中枢建设,构建智慧巫山“城市大脑”、智慧巫山运营指挥平台等,推进民生服务、城市治理、政府管理、产业融合和生态宜居等领域“一网通办”。整合卫生健康、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领域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系统结构和管理规范。完善数据信息采集手段,强化交通运行、环境监测、基础设施维护等城市运行数据资源的滚动采集、实时录入、动态分析,增强城市关键设施网络韧性。加强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优先推动企业登记监管、卫生、交通、气象等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推广城市智慧化场景应用。加快数字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校园、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就业。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融入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推动居家生活、旅游休闲、购物消费、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构筑数字生活新图景,发展远程办公、智慧安防、智慧出行、智慧楼宇、智慧社区等。推动公共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广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智慧图书馆等新模式新业态。

专栏5-4 智慧城市建设重点

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实现巫山县城区和各乡镇场镇、村(社区)5G信号全覆盖。

前端感知识别设施建设。依托“雪亮工程”,加快前端智能感知设备建设;推进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等设施的共建共享;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和感知设施相融合。

智慧巫山智能中枢。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和5G等作为技术支撑,着力提升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为市民提供便捷统一的生活服务门户,为政府打造高智能的管理平台,从具体功能划分上来看,主要包括“城市大脑”和运营指挥平台两部分。

智慧校园。建成具备智慧教室、录播教室互动平台、5G高清课堂直播、5G高清视频安防监控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智慧校园示范校。

智慧医疗。创建1所包含门诊自助挂号系统、门诊自助收费系统、多媒体自助查询系统、电子病历系统、远程医疗等信息系统的示范智慧医院,实施巫山县全民健康5G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巫山县卫生健康信息系统改造工程。


第三节 打造安全牢固的韧性城市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快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城镇老旧房屋、学校医院重要基础设施等的隐患排查和抗震加固,规范城市新建住宅和公共设施安全设计,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强化消防能力建设,构建以市政管网为主体,天然河湖、人工水体为补充的消防供水水源保障体系,统筹消防站布局,合理规划消防供水、通讯、消防通道建设,并合理配置消防人员和装置,提高城乡预防和扑救火灾的整体能力。结合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统筹安排交通、供水、供电、环保、物资储备,因地制宜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形成多中心立体式综合防灾空间体系。加强科普教育和应急演练,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技能,夯实震害防御基础。完善人民防空设施,积极配合人民防空指挥自动化建设,完善人民防空基本指挥所和机动指挥所。在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乡镇和重要经济目标区域,配套建设人防设施。加快建设疏散基地,并配套完成指挥、通信、救援和保障功能设施。加快完善人防警报设施,确保警报鸣响覆盖县城区。

提高防洪排涝能力。按照“消隐患、强弱项”的思路,对近年来汛期城区积水点情况认真梳理分析,全面摸清底数,做好系统规划,逐步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对高唐组团等区域实施雨污管网排查修复、排水沟渠整治等措施,建成行之有效、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城乡防洪排涝系统。推进巫山县排水防涝应急抢险中心建设,并配套建设排水防洪物资仓库、车辆等设施,保障排水防涝的指挥调度。推进老城区雨水管网、边坡整治工程及早阳新城防洪工程建设,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提高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优化城乡防控资源合理布局,健全县级定点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的分级、分层、分流救治的传染病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推进分级诊疗等制度建设。提升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等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患者收治能力,主要设置传染病隔离区及急诊病区。完善基层社区网络化疫情防控体系,织密织牢基层防控网。加强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建设,整合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提高检验检测能力。优化公共卫生机构人才结构,增加重大疾病防控技术人员比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建立监测信息共享、多点触发、风险评估和分级负责、分级响应制度;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健全统一指挥、应急队伍、应急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

专栏5-5 韧性城市重点建设项目

防灾救灾。加快建设疏散基地,并配套完成指挥、通信、救援和保障功能设施。

防洪排涝。排水防涝应急抢险中心,巫山县早阳新城防洪工程、城区雨水管网、边坡整治工程,巫山县龙江新区白洋溪沟填土高边坡工程、白洋溪弃土场排洪工程。


第四节 打造内涵丰富的人文城市

保护传承巫山特色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完善文博单位安全防护制度,在重要的文化遗址周围,设立保护范围和缓冲区,严格保护原有形态。加大传统村落开发力度,对保存现状较好、文化内涵深厚的部分村庄,积极引入开发企业,实施复原复建,实现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强化文物与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加快实施对玉米洞遗址、高唐遗址等文物古迹的保护工程,开发利用好龙溪古镇、大昌古镇等特色古镇,加强对巫山博物馆三峡出土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大力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推进巫山博物馆、龙骨坡博物馆、巫山脆李博物馆、巫山生态环保博物馆等建设,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传统节日、文化节庆活动,展现巫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精心策划形式多样的展览、展演、培训、讲座等宣传展示活动,讲好“巫山故事”,有力宣传巫山文化品牌。

塑造独特城市风貌。统筹推进城市设计和城镇中心城区、主要轴线、滨水区域、重要交通枢纽节点等空间形态、景观视廊、公共空间、建筑高度的控制和引导,充分融合巫山神女文化、山水景观元素,打造“立体山城”“光影江城”“魅力恋城”巫山名片。规范化、高品质实施城市标识、交通标识、旅游标识、广告店招牌建设,推进双语标识体系建设,融入电子智能功能,积极推进城景融合、城旅融合。深挖城镇建筑、界面、色彩等特色元素,推进特色街区改造提升和老旧建筑维护改造、传统街区及产业遗存保护。全面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提高城市建筑设计水平,严格建筑单体项目审查,提升城市整体的建筑品质。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全县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社会化,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全民阅读和全民艺术普及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巫山县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的重要作用。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利用现有优质文化资源,推动智力、高新科技与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结合,探讨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建立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健身需求,实现城市“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

专栏5-6 人文城市重点建设项目

文化领域。大溪艺术小镇、早阳教育小镇、巫城文旅小镇、巫山县城新区早阳组团游艇俱乐部项目、早阳文化艺术对外交流中心、侏罗世界之家游乐园、文峰观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

体育领域。江东体育公园、早阳体育运动中心、水上体育运动中心、高山滑雪场、山地马拉松、乡镇足球场,长江三峡(巫山)国际越野赛、当阳大峡谷户外挑战赛等重大体育赛事。


第六章 推进城市绿色转型发展

持续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与保护生态功能区协同推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县城。

第一节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改善城市生态系统。依托自然山体、湖泊水系、交通干线绿化走廊,加强县城城周绿化和乡村公共区域景观建设,争创一批生态乡镇、绿色示范村。推进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形成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市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湿地)公园以及路网绿色长廊、街头休闲绿地公园等生态元素构建的生态景观。全面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建设绿色长廊、生态林地、城市郊野公园,构建完整连贯的城市绿色框架,增强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效能,形成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生态城市格局。充分利用背街小巷空地改造成微型公园、小游园等,高标准推进城市出入口道路及两侧的绿色景观建设,增加小型绿化场地,提升城市景观效果。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巩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最严厉的法治。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抓好重点领域污染减排和清洁生产,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污染废物科学利用。实施严格的项目准入制度,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进入,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县城PM2.5污染源头控制和监测,净化城市空气。加强水污染联合防治,加快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统筹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城市水环境改善、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城市绿地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加强对城市坑塘、河湖、湿地等水体自然形态的保护和恢复,推进污水处理向镇村延伸,重构城镇水生态。加强集中式饮水水源地污染源整治和周边环境治理,实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全达标。

专栏6-1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项目

城市生态系统。高唐组团高边坡、桥梁等立体绿化建设,高唐公园项目,龙门公园项目。

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一期)PPP项目,水环境系统综合治理(二期)项目,巫山县溪沟河鱼泉湾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巫山县楚阳河宋家坡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巫山县官渡河后湾子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官渡河、抱龙河、三溪河、大溪河、长溪河、福田河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

水土保持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三峡后扶水土保持工程,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官渡小流域、上洞桥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站。

水生态修复工程。区域水库及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大溪河、抱龙河、福田河、长溪河、大宁河龙溪古镇片区、大宁河大昌湖片区、大宁河双龙片区系统治理项目。

岸线综合治理工程。两江四岸消落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岸线生态治理,巫山县两江四岸岸线生态治理工程,库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生态林建设工程。三峡库区生态廊道巫山段林相改造及红叶景观建设项目,“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项目,国家储备林项目,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生态环境信息平台。巫山县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巫山县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运维服务。


第二节 构建绿色生产体系

做靓生态旅游产业。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构建“一城两轴三带”“一区多点”旅游康养格局。着力打造中国山水人文生态旅游大景区,建设2个世界遗产、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一批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集群,建成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核心区。推进“旅游+”融合发展,加强农旅、林旅、工旅、商旅、文旅、体旅、交旅、城旅融合发展。打好巫山独具特色的三峡牌、神女牌、红叶牌、云雨牌、脆李牌,唱响“神女恋城·红叶巫山”旅游形象品牌,推广“春季平湖巫山·百里李花、夏季云雨巫山·度假胜地、秋季神女巫山·天地之恋、冬季红叶巫山·浪漫冰雪”四季旅游营销品牌。培育发展“高铁游”产品,打造网红城市。推动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努力构建跨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进一步提升巫山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专栏6-2 生态旅游发展重点

世界遗产。推动龙骨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前期工作,五里坡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旅游度假区。建设长江三峡·巫峡国际度假区、巫山云雨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创建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景区建设。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提升(双龙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大昌古镇升级改造、龙溪古镇升级改造、小小三峡马渡河提升等)、巫峡·神女景区品质提升(巫峡·神女景区创5A级景区、三峡院子民宿区、柳坪露营基地、神龟出海观景平台、悬崖天梯精品酒店、南北环线标识导览系统等)、文峰4A景区品质提升、五里坡大峡谷景区建设。


做特生态康养产业。立足打造高品质国际康养度假区,坚持走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之路,创新发展独具三峡风情、回归自然本色、引人修身养性的生态康养产业。优化康养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一心三片多点”空间结构布局。加快建设巫山云雨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积极创建市级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成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康养胜地,打造“巫山云雨特色康养基地、中国三峡生态游憩胜地、中国生态路游体验胜地、国际山地生态度假高地”。丰富康养产业业态,探索“康养+农业”“康养+商务”“康养+文化”“康养+医疗”“康养+运动”“康养+研学”等融合发展模式,健全集体验、运动、养生、休闲、避暑、创作等于一体的生态康养产业链,形成“一线六疗”主体康养业态和产品体系。加强康养品牌营销,唱响“巫山云雨生态康养”品牌,提升巫山生态康养知名度,着力打造“巫山云雨生态康养”品牌形象。

专栏6-3 生态康养发展重点

云雨文化线。巫山云雨景观、云雨壁画、烟雨天街、云雨诗词比赛、云纹手工艺品、云雨芳疗、云雾实景表演——巫起云涌、云雨气象科普。

动疗。徒步探险、山地自行车、户外拓展、滑草滑雪、直升机观光、森林小火车。

林疗。森林氧吧、静修瑜伽、大地艺术景观、森林游憩、森林康复、树屋写生。

医疗。基因检测、康复理疗、健康社区、中医保健、抗衰美容、科技医疗。

文疗。巫医堂、药香风情街、中医养生讲座、巴巫茶话会、大溪文化体验、云雨文创园。

云疗。云雨养生度假、科技“云享”生活、云端交通TOD、度假区智能手环、智慧景区服务、微医平台。

农疗。原乡度假、中医药种植-加工、林下经济园、科技农业、共享农庄、农事体验。


做强生态工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布局建设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重大项目,建成100亿级生态工业集群,打造长江三峡清洁能源基地。到2025年,光伏发电、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120万千瓦,产值达到10亿元。培育壮大特色消费品工业,着力打造绿色食品、休闲食品、保健品、健康白酒、鞋服、旅游工艺品等十亿级产业集群。提升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水平,依托铁矿石、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打造高磷铸铁件产业链和“石灰石开采—碳酸钙粉体材料—建筑装饰新材料”产业链,着力打造特色资源能源绿色利用试验区。积极推进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建设一批绿色工厂、绿色车间。

专栏6-4 生态工业发展重点

清洁能源。青山头风电场、大风口风电场、福田风电场、红椿风电场,抽水蓄能电站。生物质能、垃圾焚烧发电、碳中和产业。

消费品产业。粮油深加工厂,李子罐头、低糖果脯果干深加工,红薯粉绿色生态全产业链,肉类加工,中药饮片、提取物、配方药物和保健品加工,白酒产业园,养生酒、保健酒、党参酒、脆李果酒等,服(鞋)产业群,旅游小商品。

矿产资源绿色利用产业。1200万吨/年石灰石项目、装配式建筑产业园、水泥及预拌建材、铁矿石开发。


第三节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提升绿色建筑覆盖范围,推广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建筑和新型建材。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完善配套政策措施,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工作。构建绿色交通体系,鼓励引导居民绿色低碳出行。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推行绿色产品优先,倡导绿色办公,促进绿色消费。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动城镇居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深入推进“光盘行动”,培育绿色消费文化。

第七章 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

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推动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建设管理,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大配套改革力度,推动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节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强化城市规划引领。倡导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规划理念,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促进城市精明紧凑发展。充分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考虑人口变动和产业发展趋势,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体量、开发强度。建立健全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多规合一”的规划协同机制,加强规划实施全过程监管,确保依规开发建设。统筹安排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涵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合理增加规划弹性,预留未来发展空间。加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构建城市整体景观框架,严控超高层建筑,强化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城市空间开发保护底线管控,合理划定并严格落实城市“三区四线”,防止无序扩张。合理控制老城开发强度,强化存量空间更新指引,合理增加口袋公园、街心绿地、慢行系统等公共空间,引导城市建设“留白增绿”。统筹布局新城新区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工业、商务、文教、生活、行政及交通等多功能混合嵌套和用地复合开发,促进职住平衡。健全地下空间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分层开发和立体开发模式。优化各类空间功能布局与建设用地结构,有序增加蓝绿生态空间。合理提高路网密度,鼓励实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等模式。

第二节 提升城市社会治理能力

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党(工)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乡镇(街道)管理体制。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创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区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城市社会治理。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严格落实基层负担清单管理和准入,畅通拓展社会治理公众参与途径,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推广“一街镇一法官”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基层治理法制专家库、顾问团。

提升社区服务能力。推动城市治理重心和配套资源向基层下沉,优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健全完善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加强社区服务质量监管,推动就业创业、养老托幼、医疗卫生、家政、助残等便民服务有机集成,打造现代社区。规范社区公共服务和代办政府服务事项准入制度,提高社区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鼓励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强社区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配置社区律师、心理咨询师、社区矛盾调解员等。积极争取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强社区治理智能化网格化共治平台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建立网格员专业队伍管理、培训、保障、激励机制,强化职业保障。探索建立社区工作与物业管理融合发展机制,推动物业服务覆盖全部居住小区,提高物业服务覆盖率。

加强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构建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的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立体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信访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加快建设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完善“三见三定”排查机制,落实五级联排机制和行业性排查制度,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广“老兵调解室”“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等经验做法。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加强重点人群帮扶救助、心理疏导、法律援助。优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完善信用运行机制,加强个人信用档案建设,强化信用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

专栏7-1 城市社会治理重点项目

现代社区建设项目。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项目、社区综合体建设项目、社区智慧生活配套服务项目、智慧物业服务试点项目、文明家庭示范创建项目、移动互联网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社区治理智能化网格化共治平台建设项目。

法制社会建设项目。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项目、城市公共安全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法制政府示范创建项目、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法治示范乡镇(街道)建设项目、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项目、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第三节 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优化行政资源配置。健全完善城市街巷、道路交通、河道管理、市容环卫、城市治理等领域执法权责和行为规范,强化市政、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提高专业执法与综合执法水平。按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公共资源,及时优化调整公共服务等资源人均配置标准。科学配备、动态调整人员编制,优先满足贴近群众生活的民生领域用编需求。调整优化行政层级,加快构建简约高效的街道管理体制和优化协同的运行机制,依法赋予乡镇(街道)部分审批、服务、执法等权限,厘清权力、准入“两张清单”。优化设置镇村便民服务平台,完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提升片区发展支撑能力。

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统筹推进巫山政务“一朵云”平台部署,推动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向巫山数字云平台迁移。优化升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系统,加强数字技术在城市政府管理服务中的应用,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深度利用,加快实现政务协同全县通办。推进政务办公等智能化数字化应用,拓展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构建县、乡(镇)、村三级上下联动的政务服务工作体系,健全“渝快办”平台管理机制,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加快推动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发布“零跑腿”事项清单,实现“一网通办”。推动构建数字技术辅助政府决策机制。强化数字技术在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到2025年,政务信息系统整合率达100%,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率达100%。

专栏7-2 数字政府建设重点项目

电子政务网络完善升级项目、数字云平台建设项目、政务信息系统上云项目、政务数据共享系统升级项目、数据共享开放平台优化项目、部门政务数据资源池建设项目、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项目、便民服务设施数字化改造项目、政府数字化监管水平提升项目、数字档案馆及档案信息化体系建设项目等。


第八章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增强要素市场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调推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按照全市统一安排,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优化盘活农村存量用地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土地储备工作,探索创新“土地收储+联合开发”新模式,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用地。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允许村集体在农民自愿前提下,依法把有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废弃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严格落实农村土地征收制度,规范征地程序。加强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大力推动人才入乡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推进城镇教科文卫体等人才定期服务乡村,通过项目合作、短期工作、专家服务、兼职等多种形式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开展服务活动,充分保障在职称评审、工资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益。落实优化科技特派员扶持激励政策。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和支持“三师一家”等专业人才和团队下乡进村,指导基层单位进行场镇和乡村的科学规划和建设。大力实施人才“虹吸”工程,推动返乡创业园区和孵化基地建设,鼓励青年人才返乡入乡创业就业,持续回引农村本土人才。大力引发展实体经济,促进人才、劳动力资源回流,创造更多经济价值。稳妥开发农村创业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人才,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业绩及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落实完善工资待遇倾斜政策。

繁荣农村资本市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工商资本入乡环境。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经营组织形式,落实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引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和大型商业银行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乡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加快引导城市资本入乡发展,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鼓励社会资本广泛投资现代种养业、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乡村旅游及农村电商等,健全联农带农有效激励机制。支持社会力量进入乡村环卫、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工商资本、涉农龙头企业与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加快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健全完善涉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和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探索创建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服务网络,鼓励科研人员到乡村兼职和离岗创业,保留其原有科研成果产权。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允许农技人员为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提供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形式增值服务,并合理取酬。建立健全农业科研成果产权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探索开展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工作机制,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或以资金、技术、专利等多种生产要素入股,加强与涉农企业、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

第二节 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强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统筹规划城乡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市政公用等基础设施,实现“一张蓝图”管理。强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公路网络通达性。构建城乡污染物一体化收运处置体系。推动实施“互联网村”建设。坚持宜电则电,并加强农村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能源保障。强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针对公益性设施,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入专业化企业进行管护运营。由乡村基础设施产权所有者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推行乡村道路管养员制度,推动建立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统筹推进县域卫生事业发展,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向村(社区)下沉,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创建精品家庭医生团队,持续做好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改善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合理增设农村党建活动室、棋牌室、农家书屋等老年活动场所。推动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完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积极建设乡村图书馆,大力推进文体人才下乡服务。

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完善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落实社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结算制度。强化殡葬服务监管,加快落实殡葬惠民政策,持续加强殡葬宣传,形成以公益性为主体、经营性为补充、节地生态为导向的殡葬服务体系。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水平,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继续推进农村危房品质提升,保障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完善公租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

第三节 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积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创建市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快建成农产品分拣、分选、加工、包装等农产品初加工厂,建成巫山中药材精深加工厂,争创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重庆市农产品加工强县,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进一步整合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点)、大型商超等资源,建设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及批发市场,拓展营销渠道,持续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加快构建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农产品全产业链条体系。以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利用农业农村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培育一批乡村农业旅游景点,创建一批国家级、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专栏8-1 城乡产业协同发展重点项目

农产品加工。新开发脆李果酒、中药材饮片、红薯粉条、柑橘果脯等特色加工产品,建设巫山中药材精深加工厂,构建中成药全产业链体系,创建市级农产品加工园区,争创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重庆市农产品加工强县。

农产品展销。建设农特产品展销中心、农产品集散中心及批发市场。

冷链物流。完善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10万吨冷链物流体系。

乡村旅游。建设柑园、权发、白坪、朝元、茶园、下庄等5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5—10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开展巫山长江三峡李花节、巫山脆李采摘季、巫山恋橙采摘季、农民丰收节等地方特色节庆活动。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依托县城—小三峡—五里坡大峡谷“城景乡”特色小镇经济带,借鉴大昌镇建设发展经验,培育发展大溪艺术小镇、早阳教育小镇、巫城文旅小镇、摩天岭风情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分步打造集聚特色产业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以建设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抓手,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2个以上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化提升农业园区平台功能,丰富连接城乡产业发展功能。发挥好小城镇连接城乡的节点和纽带作用,促进巫峡镇融入县城发展,推进大昌、官渡、骡坪、庙宇等中心城镇建设,增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能力,丰富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体系。探索美丽乡村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方式,盘活用好乡村的资源资产,构建以乡村为载体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体系。

第四节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拓宽农民经营性收入渠道,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共享农业、体验农业等新模式,推进农业“接二连三”,把增值收益留在农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自愿以土地经营权等入股,通过利润返还、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扩大新增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农村劳动力就地创业就业,推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加强农民工法律意识,科学合理维护自身权益,健全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机制。激活农民财产增收潜能,创新农村集体资产运营新机制,积极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提升农民土地租金收入和宅基地房屋资产性收入。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完善对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健全生产者补贴制度。

第五节 探索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

因地制宜选择城镇化发展道路,从巫山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大山区、大库区等县域特征,探索农业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模式。引导农村人口在原居住地一定空间半径内,依托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实现在当地就地就近就业。率先支持官渡镇、大昌镇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推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示范引领全县其它地区加快就近城镇化步伐。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支持发展农副产品生产经营等产业,提高农民职业化水平,保障农民在农村稳定就业,为就地城镇化提供强劲产业支撑。

第九章 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深化改革,加强改革整体设计、系统集成和重点突破,全力破除影响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支撑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劲动能。

第一节 深化建设用地管理方式改革

合理规划建设用地开发规模,优先划定不能进行开发建设的范围,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健全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优化开发机制,建立健全用地复合利用、立体开发的规划管理制度,推动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支持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在建设用地总规模和可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适度调整其城镇开发边界形态。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实行增量供给与存量挖潜相结合的供地、用地政策。探索实施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相挂钩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制度。创新用地管理方式,优化建设用地、农用地和生态用地布局。建立健全住宅用地稳定供应机制,保障性住房用地应保尽保。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第二节 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以企业投资为主体,金融机构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模式。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投入、政府投资、政府债券发行,加强经费投入保障,将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资纳入政府财政年度预算,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战略性投入予以优先保障和重点投入。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推动股权融资,探索设立新型城镇化投资基金,多渠道拓宽城镇化项目融资渠道。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投资良性循环。拓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独资、联营、PPP模式、购买政府债券等多种方式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三节 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优化以合理住房需求为导向的住宅用地供应机制,科学安排土地供应规模、结构与时序,提高居住用地供应和住房供给水平。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探索将存量房转为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加快推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多途径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健全保障性住房保障对象资格认定机制,提高保障性住房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建立购租并举住房体系,稳定增加商品住房供应,规范发展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加强住房租赁企业监管,完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合理引导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组织协调,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评估考核,形成全社会推动规划实施的合力,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

贯彻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党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领导,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的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面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规划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第二节 加强组织领导

研究设立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规划实施。定期编制新型城镇化五年实施方案和年度重点任务,细化实化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改革举措。县级有关部门要按照责任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在重大政策制定、重大体制创新、重大项目安排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

第三节 发挥重大项目牵引作用

着力将项目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关键抓手,发挥好重大项目牵引作用。积极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撬动性、关键性的重大项目。强化储备项目实时更新,根据国家宏观政策、经济运行和项目筹划、前期工作等情况,定期更新储备项目。建立年度重点项目滚动实施机制,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滚动发展格局,为全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节 强化部门协调

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人口、土地、教育、就业社保、投融资、住房、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落到实处。做好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交通、水利、通信、电力、燃气等基础设施规划的衔接协调。合理确定中心城区、城镇体系、产业发展、农田保护等空间布局,全面落实本规划要求。

第五节 加强评估考核

加强城镇化统计工作,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规范统计口径、统计标准和统计制度方法。加快建立新型城镇化监测评价制度,开展城镇化年度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健全城镇化发展绩效评估与行政问责制度,强化责任,严格考核。建立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定期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进展情况开展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充分发挥督查考核的导向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