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商务委员会
关于县十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
第100号建议的复函
黄晓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建立全县冷链物流规划及服务体系的建议》(第100号)收悉。经与县农业农村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当前我县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无论是冷库冻库建设还是冷链车辆等设施配置均初具规模,并涌现出了荣科物流、美乐林、腾飞食品、李遇酒业等一批冷链物流龙头企业,以巫山县竹贤乡农产品集散中心、三溪乡人民政府、巫山县大昌镇柑橘双通道分选厂、各乡镇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水果、蔬菜主产乡镇配套建有分拣、包装、冷藏、管理设施,据统计,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各类大小冻库85座,总库容达9.6万m³、2.4万吨(含乡镇、商超),目前全县各类冷库、保鲜库库容已达1.8万吨,重庆市无恙优礼商贸有限公司、中邮巫山公司、万运巫山公司、中通快递等冷链运输企业还购置有冷链车,专门从事生鲜农产品和速冻食品运输,目前基本满足全县农产品冷链仓储需求。
针对您的建议,县商务委从加快完善商贸物流体系、加快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培育冷链模式创新等三个方面为抓手,着力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智慧便捷、保障有力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为我县乡村振兴及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快完善商贸物流体系
全力发展全县商贸物流业,抓好大型货运码头、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布局和建设以红石梁、丁家坪为主的综合货运码头,构建库区农产品分拨二三级物流节点,启动农村客货运输综合服务站建设,建成投产亿丰国际商贸城仓储,升级乡镇商贸中心、农贸市场10个,逐步建设24个农村客货运输综合服务站、300个村级配送点,逐步将荣科物流园打造成农副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双平台和物流平台。充分发挥“水公铁空”综合交通优势,聚焦“物流配送、供应链、商品服务下沉和农产品上行”,推广运用“农村物流+客运兼运”模式,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全县农村物流实现1天到乡镇,2天到村社。
二、加快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一)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为补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启动渝东北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项目,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基地。该项目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巫峡镇白泉村7组,概算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约43.50亩,总建筑面积约45400.00㎡,拟建成一座库容约6万m³、存储容量约16000吨的大型冷库,并组建一支日最大配送能力1000吨的专业冷链物流车队。该项目由巫山振兴农业集团承建,力争2024年7月底前开工建设,2026年7月底该项目建成投用后,可承接渝东北内外需冷藏保鲜或速冻保质产品,包括巫山30万亩级脆李、巫山20万亩纽荷儿、15万亩中药材、10万亩核桃、丰都肉牛、云阳50万吨级柑橘、奉节20万亩级脐橙等,通过冷冻、冷藏鲜食农产品,可延缓农产品销售期,提升农产价值,增加农产品销售效益。
(二)推进农产品全程冷链。合理利用水果、蔬菜主产乡镇已建成的预冷、贮藏保鲜等初加工冷链设施,加强农产品冷链运输、低温配送、冷链销售等上下游衔接,补齐农产品地“最先一公里”短板。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荣科物流等冷链物流龙头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化提档升级,建设集生鲜农产品交易、仓储、运输、加工、分拣、集中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引导行业集聚发展。鼓励和支持重庆市无恙优礼商贸有限公司等冷链运输企业扩充冷链运输车辆数量,提升冷链储运效率,发展城市“最后一公里”低温配送,着力解决“断链”问题。鼓励三溪“麦芽鱼”等鲜活农产品使用包装冷链技术进行商品化处理和终端配送。
三、发展专业物流,培育冷链模式创新
(一)整合物流资源。整合物流及冷库资源,在脆李、纽荷儿、中药材、核桃等主产乡镇改造建设一批生鲜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积极推广合作发展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示范带动的原则,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大型批发企业、快递物流配送企业和冷链物流企业利用既有物流网络共建共享冷链物流设施,开展“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生鲜产地直供”等经营模式创新,提高城市冷链配送集约化水平,加强城乡冷链设施对接,共享共用末端设施网点和配送冷藏车,打造“上行下行一张网”,提高设施利用效率,促进城乡冷链物流双向均衡发展。
(二)探索多渠道运输方式,改变冷链物流生态。一是持续开通邮政、顺丰等库区“土特产”货运专机,邮政脆李航班运输实现全国千余城市“次日达”。二是加快打造培育腹舱带货,利用广州—巫山客机腹舱,运输海鲜和高档水果。三是加快布局低空物流等产业,尽快实现无人机城乡配送。四是积极对接重庆陆海新通道郑渝高铁快运批量运输试点工作,加快推动多式联运,丰富高铁快运产品,降低物流成本,助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此复函已经主任王茂华审签。对以上答复你们有什么意见,请与我们联系,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巫山县商务委员会
2024年6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