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青年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 现状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到2025年,培育100万名农村创业带头人,返乡入乡创业人员1500万人。2022年1月,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连续第十九年聚焦“三农”工作,明确指出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当前,巫山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集中期,亟需更多青年人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二、存在的问题
(一)创业资金筹集难
青年创业者启动资金普遍较少,根据调查显示,超八成启动资金规模在20万元以下,且绝大多数为个人及家庭积蓄、亲朋好友借款等,通过其他渠道筹集启动资金的不足10%,资金来源相对单一。而在选择其他渠道筹集资金的少数青年创业者中,由于大部分选择创业的行业不受资本青睐,难以通过吸引投资解决资金问题,因此其中八成以上为银行贷款。另外还有部分青年创业者表示,由于无资产积累、无人脉资源、无长远规划,在申请贷款上存在困难。而从启动资金缺口方面看,总体以小额为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业初期资金获取较难。
(二)创业用地受制约
返乡青年在选择创业时,普遍面临用地难问题。主要原因为条件成熟的地块基本均已被入驻,受国土空间、生态林地、环保红线等因素制约,想要找到各方面都能满足需求的合适地块相对较难。其次,由于返乡青年创业投资普遍不高,短期内带来的税收也较少,一些地方想要留待更加优质的投资者,不愿轻易流转土地。导致土地问题成为束缚青年返乡创业的一道“紧箍”,考虑到因地理位置而增加的物流成本、后期可能扩大规模时的面积掣肘等因素,不少青年的创业积极性大打折扣。
(三)综合能力有欠缺
有的返乡创业青年虽然有想法、有干劲,但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及实践经验作支撑,往往日常经营中的各类问题就已忙到自顾不暇,无法分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长远规划,导致无法适应市场变化而失去竞争力。还有的返乡创业青年由于缺乏专业技术,创业创新能力不足,项目可选择范围有限,未摸清市场情况就盲目跟风,简单复制他人创业模式,一旦市场达到饱和状态,就可能面临生存压力,极易导致创业失败。
(四)乡村配套设施不完善
当下青年对美好生活较之以往有了更高期待,在调查中绝大部分青年表示,除了工作还希望要有生活。因此在选择是否返乡时,青年人会更多考虑乡村生活条件能否满足其在城市中已形成的生活习惯。近年来,虽然我县经过脱贫攻坚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乡村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与青年人期待仍有差距。根据调查显示,担心子女无法得到优质教育,认为乡村医疗水平不高、就医不便以及乡村生活单调乏味等成为影响青年返乡创业的重要因素。有返乡创业青年表示,在招工时同样会受到上述问题影响,同等条件下员工也通常会更愿意选择在城市就业。
(五)创业政策保障待加强
部分青年对基层政策缺乏安全感,认为存在反复的可能,一些优惠政策今年有,说不定明年就变了,对于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的项目来说风险过高。同时,现有政策也存在一定倾向性,更多是面向专科、本科高学历青年群体,对高中、职中及以下学历青年支持力度不够,不能很好的满足这部分返乡青年的创业需求。此外,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还有待提高,部分返乡创业者对政策不了解,不清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哪些帮扶,导致多走弯路。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返乡创业资金支持
一是鼓励金融机构开设返乡创业青年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在做好金融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贷款条件、简化经办流程、缩短发放时间,并适当提高对返乡创业小微企业贷款不良度的容忍度,对暂时存在流动资金贷款偿还困难且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展期和续贷。二是由县财政对青年创业担保贷款实行短期免息或者部分贴息甚至全额贴息,最大限度缓解返乡青年创业初期资金难题。三是由县农业农村委牵头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因地制宜创新特色农产品保险,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差异化保险服务。
(二)强化返乡创业土地保障
一是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在编制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时,可安排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做好规划“留白”,预留不超过5%的机动建设用地,优先满足返乡创业企业生产经营需求。二是各镇街要全面摸排辖区闲置土地,结合交通区位、产业基础、生产条件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改造利用,为返乡创业青年提供低成本生产和办公场地。三是鼓励村(社区)引导农户采取互换、租赁、入股、有偿退出等方式,将相对闲置的农户承包地集中连片流转,让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返乡创业青年实现规模经营。
(三)提升返乡创业咨询服务
一是全面摸排本县青年回乡创业意愿,精准掌握共性和个性需求。建立返乡创业网络专区,集中发布返乡创业相关政策信息、各镇街产业发展方向及需求,以及实用技术学习视频资源和其他线上咨询服务。二是邀请有创业教育经验的高校教师及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组成专家资源库,通过开展线上线下讲座等形式,为创业青年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持续关注返乡创业青年在创业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县乡村振兴学院针对性开展培训,发挥创业成功青年传帮代作用对接指导服务,手把手地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四)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一是持续加大农村住房、交通、能源、物流、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二是大力支持乡村教育,让乡镇学校能够招得到人,更重要是留得住人。加大优秀校长、在职教师城乡交流轮岗力度,充实农村师资力量。加大资金倾斜力度,优化硬件设施,改善教育环境。三是加大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投入,改善乡镇卫生院软硬件条件,积极组织市、县层级医生定期到乡镇卫生院坐诊,同时注重发挥远程医疗作用,乡镇卫生院通过与县级医院结对,线上共同看诊确定治疗方案,满足农村群众多层次医疗需求。四是开展形式多样文化活动,主动对接时代需求,将年轻休闲业态引入乡村。积极引导返乡创业青年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开展文化传播、文化创新和文化再生产,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
(五)优化返乡创业环境氛围
一是充分发挥宣传导向作用,改变“返乡是降级生活”“回农村没前途”等错误观念和农村基础条件差的旧有印象,广泛宣传返乡创业成功先进事迹,充分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和支持青年返乡创业,形成返乡创业光荣的舆论环境。二是持续办好返乡人才创意大赛,为获奖青年提供资金支持、资本对接等系列奖励激励措施,更好助力创业实现,同时尽可能帮助优秀项目落地巫山,让返乡青年乐业巫山建设家乡。三是对于在乡村就业创业达到一定年限、有突出成绩的青年,吸纳进村干部队伍,今后在参与巫山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等情况时,给予一定加分。通过多管齐下优化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进一步吸引青年人留在乡村、乐业乡村、服务乡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